8月30日,总承包公司湖南公司仙姑岭小学新建项目顺利完工,并于9月1日迎来了第一批学生。自2024年10月正式开工以来,项目团队以工期履约为主线、价值创造为核心,成功克服了工期紧、任务重、标准高等多重挑战,以创新技术集成与高效施工组织,实现绿色建造与工程进度的协同突破,不到1个月完成土方全部工作,提前1个月完成正负零节点,4个月完成主体结构封顶,充分彰显了卓越的项目管理能力和高效履约能力。
工期履约:高效协同,兑现“开学承诺”
时间紧、任务重,是许多教育工程建设面临的共同挑战。项目自启动之初,便明确了“保开学、零延误”的目标。团队通过精益建造、精细化进度管理,将施工计划精确到天,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克服了雨季、高温等不利因素影响。“我们采用多工种交叉作业模式,土建、安装、装修等环节无缝衔接。”项目经理张晗回忆道。最终,项目较原计划提前1个月交付,确保了校园能在开学前预留充足时间进行布置与通风净化。
品质保障:严控细节,打造“放心工程”
校园建设,安全与质量是第一生命线。项目团队坚持高标准材料选用与施工工艺,所有建材均符合环保标准,室内空气环境质量检测结果优于国家标准。教室墙面采用防霉防潮材料,地板为防滑材质,门窗安装均经过多次密封性测试。此外,校园功能区规划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报告厅采光充足,地板具备减震功能。
技术支撑:智慧赋能,构建“未来校园”
新校区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个融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智慧空间。项目积极响应政府节能减排号召,自工程启动以来,采用了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光伏发电、屋顶绿化、ALC内隔墙管线一体化、能耗监测等一系列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面对管线交叉复杂、工序衔接紧密等挑战,项目动态调整专业队伍穿插作业,同时创新采用海绵城市技术体系,将雨水收集系统与屋顶绿化施工同步实施,既保障景观工程节点目标,又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应用双组份中空玻璃微珠保温隔热涂料系统与ALC管线一体化内隔墙技术,通过装配式施工减少现场湿作业,显著提升装饰工程工业化水平,为学校如期完成建设提供了保障。教室里配备智能黑板、多媒体教学系统及无感知考勤设备;校园全覆盖的物联网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温湿度、光照度,自动调节空调与照明;云计算平台则为后续教学管理、家校互动提供支持。
现场助力:多方联动,守护“最后一公里”
为确保顺利开学,项目部、校方及政府各部门组建了联合工作组,驻点现场解决各类问题。消防、环保、安监等部门提前介入验收;教师志愿者与施工方共同搬运桌椅、布置教室;物业团队提前两周入驻,熟悉设备操作流程。开学前5天,一场模拟演练在校园展开:从学生入校路线、课间活动区域划分到应急疏散预案,每个环节都经过反复推敲,为学校顺利开学提供了强力保障。
9月1日当天,项目团队联合雨花区公建中心、洞井街道丰园社区及“长沙好人”马石光共同组建雷锋号护学岗,确保学生们上下学出行安全,营造安静有序、健康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周边环境。(总承包公司湖南公司仙姑岭小学新建项目总工程师 朱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