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掠过总承包公司湖南公司中建钰境天宸项目的塔吊顶端,杨凯的一天已然开始。安全帽上醒目的“安全001”编号,标志着他作为项目安全总监的身份,更象征着他心中那份沉甸甸的“第一责任”。他的安全管理艺术,可以浓缩为三个关键数字:20分钟、2米与3年。
一、20分钟早会与“层层落实”的管理智慧:打通安全管理的“任督二脉”
在喧嚣的工地正式开工前,杨凯雷打不动地主持着一场为期20分钟的专题早会。与会者不是项目班子,而是来自各分包单位的专职安全员,这短短的20分钟,是他践行“层层落实”管理理念的核心战场。
“安全管理的最大挑战,往往在于管理层与执行层之间的认知差异。”杨凯深刻体会到,规范要求若不能穿透最后一公里,抵达每一位作业人员,一切便是空中楼阁。他的方法朴实而坚定:向上、对中、对下,三层发力,压实责任。
“向上”,他积极寻求项目经理张奇的全力支持,将安全提升到项目决策的“第一优先级”,确保资源投入和管理授权;“对中”,他强制要求每家分包单位必须配备专职安全人员实行现场履职,并由他本人直接管理,通过每日20分钟的早会,高效复盘前日问题、精准部署当日重点,形成管理闭环;“对下”,他监督每家分包单位每周至少召开一次覆盖所有班组长的安全专项例会,确保管理指令和规范要求原汁原味地传递至神经末梢。
“面对面交流,能进一步提高沟通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让管理规范、安全精神传达更加精准、及时。”杨凯说。这套看似简单却极为扎实的体系,像一套精密的齿轮,咬合着项目的每一层管理力量,让“安全第一”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贯穿始终的行动准则。
二、2米间距与2小时延误:于细微处守牢不可逾越的红线
现场巡查是杨凯工作的主阵地。他的目光如同精密的扫描仪,总能锁定那些隐藏在繁忙施工下的风险点。一次例行检查中,他停在10号栋的阳台临边处,卷尺一拉,眉头紧锁——防护立杆的间距超过了2米。规范要求清晰明确:不能超过2米。
“杨总,这就是临时防护,凑合用就行了吧,增加立杆又费工又费料。”有作业人员试图商量。杨凯的语气瞬间变得斩钉截铁:“临边防护是防高空坠落的最后一道闸,差一厘米都可能出人命!这不是成本问题,是生命问题!”他当即要求停工整改,并亲自蹲守在旁,监督工人严格按照规范间距加固立杆。完成后,他用力反复摇晃防护栏,确认稳固如山,才放心离开。“安全无小事,”他常对管理团队说,“我们看到的每一个隐患点,都必须从最坏的结果去倒推,才知道为何对于安全隐患应该做到零容忍的态度。”
这种对原则的坚守,在面临进度压力时更为凸显。项目主体结构抢工阶段,一个施工班组为了抢回工期,在支模架未经过正式验收的情况下,就准备浇筑混凝土。杨凯闻讯赶到,当即厉声叫停。“进度耽误了,我们可以想办法补回来;但安全出了事,我们拿什么补?”他毫不妥协,立即组织技术、施工人员联合进行逐项验收,直到所有指标完全符合规范,才签发了浇筑令。这一过程,尽管导致了近2小时的工期延误,但在杨凯看来,这2小时换来的是一切工作的基石——安全。“安全工作没有捷径,每一分成效都源于对责任的绝对坚守。”
三、3年施工经验与前瞻性管理:让安全成为进度的“助推器”
如何让安全管理不再是施工进度的“绊脚石”,而是“助推器”?杨凯的答案,源于他毕业后在宁乡宁邦项目担任施工员及栋号长的3年一线经历。这段宝贵的经验,让他深谙各工序间的衔接奥秘,也让他学会了“提前介入”的安全管理艺术。
“有了现场经验,你就能更清晰地预判下一步施工需要什么,安全管理的准备工作必须跑在前面。”以钰境天宸项目为例,作为快速建造项目,当主楼施工至第7层时,他已经提前安排与电梯单位对接,包括安装告知备案等手续办理、设备考察等手续的办理,这种前瞻性的统筹,避免了因手续不全或准备不足而导致的工期等待,实现了安全与进度的高效协同。
这一点在业主信和地产公司对展示区工期要求极高的背景下尤为重要。“得益于项目经理的鼎力支持与项目团队的精益配合,我们如期高品质完成了展示区一、二、三期的开放。”杨凯的语气中带着自豪。他的工作证明,真正有效的安全管理,能与施工进度形成良性互动,共同保障项目的完美履约。
四、匠心细节与标杆创建:将安全文明施工做到极致
频繁的迎检,对许多项目而言是压力,但对钰境天宸项目而言,却是实力自信的体现。杨凯强调:“并非因为迎检多才做得好,而是因为做得好,才成为了迎检的首选。”谈及项目的安全文明施工,他如数家珍。
项目从临建阶段开始,就严格遵循集团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化图册,致力于打造标杆。项目经理张奇亲自牵头,对每一个细节的布置召开决策会议。现场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责任落实到人,确保成果的保持。这种对极致的追求体现在方方面面:小到现场大门地坪的切缝如何精准对齐、“九牌一图”的布置如何保持整体视觉平衡,甚至每一处临边防护都先弹线定位再安装,确保横平竖直、间距一致,于细微处见匠心。
也正因如此,项目成功承办了2025年长沙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月”安全质量标准化观摩活动暨启动仪式,作为主会场获得了长沙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的感谢信,连续四个季度获评长沙市安全质量标准化考评“优良”,成功创建长沙市“绿色观摩工地”,并在中建信和的全国品质评估中连续两个季度折桂,在他的安全履历中连续20个季度斩获市级安全标准化考评优良。
从每日20分钟的早会沟通,到对2米间距的执拗坚守;从不惜延误2小时工期的铁面无私,到凭借3年施工经验的前瞻预判——杨凯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日复一日的勤勉、细致与绝不妥协的原则。他用脚步丈量着工地的每一个角落,用肩膀扛起了守护生命的千钧重担。(总承包公司湖南公司罗霜、杨文豪、刘星)